屏蔽cloudflare的ipv6网段,阻止chatgpt识别ipv6地址

cloudflare官方IP信息地址:

https://www.cloudflare.com/ips-v4

https://www.cloudflare.com/ips-v6

#创建一个新的iptables链
ip6tables -N BLOCK_IPV6
#开始BAN掉查询到的IPV6网段
ip6tables -A BLOCK_IPV6 -s 2400:cb00::/32 -j DROP
ip6tables -A BLOCK_IPV6 -s 2606:4700::/32 -j DROP
ip6tables -A BLOCK_IPV6 -s 2803:f800::/32 -j DROP
ip6tables -A BLOCK_IPV6 -s 2405:b500::/32 -j DROP
ip6tables -A BLOCK_IPV6 -s 2405:8100::/32 -j DROP
ip6tables -A BLOCK_IPV6 -s 2a06:98c0::/29 -j DROP
ip6tables -A BLOCK_IPV6 -s 2c0f:f248::/32 -j DROP
#启用规则,将入站&出站都应用上
ip6tables -I INPUT -j BLOCK_IPV6
ip6tables -I OUTPUT -j BLOCK_IPV6

现在访问https://chat.openai.com 不再显示封锁的IPV6了。

配置zram

参考原文:https://segmentfault.com/a/1190000041578292

配置开机加载zram模块

echo 'zram' | sudo tee /etc/modules-load.d/zram.conf

配置udev自动创建4G大小的zram设备

PS:可以自己改成其它比如256K 512M 1G

echo 'KERNEL=="zram0",ATTR{disksize}="4G",TAG+="systemd"' | sudo tee /etc/udev/rules.d/99-zram.rules

配置自动设置为SWAP交换分区配置自动设置为SWAP交换分区

cat << EOF | sudo tee /etc/systemd/system/zram.service
[Unit]
Description=ZRAM
BindsTo=dev-zram0.device
After=dev-zram0.device

[Service]
Type=oneshot
RemainAfterExit=true
ExecStartPre=/sbin/mkswap /dev/zram0
ExecStart=/sbin/swapon -p 2 /dev/zram0
ExecStop=/sbin/swapoff /dev/zram0

[Install]
WantedBy=multi-user.target
EOF

设置为开机自启

sudo systemctl enable zram.service

正经人谁写日记啊

来源于由姜文编剧和导演的电影《邪不压正》,原对话如下:
“那日本人靠不住,我靠谁啊?老蒋?”
“更靠不住。”
“一个写日记的人。”
“正经人谁写日记啊。”
“是啊。”“你写日记吗。”
“我不写。”
“你写日记吗?”
“谁能把心里话写日记里?”
“写出来的哪能叫心里话?”
“下贱。”
“下贱。”

sudo 切换到root用户保留环境变量的方法

方法一:

sudo PATH=$PATH bash
可以用alias简化比如:
alias sudoi="sudo PATH=$PATH bash"写入到.bashrc
错误示范:假设在master用户配置了go的环境变量sudo PATH=$PATH go 这样直接执行是不行的,需要先进去bash

方法二:

/etc/sudoers中添加以下内容:
Defaults !env_reset

PS:sudo -E 也可以保留环境变量,出于安全考虑PATH变量除外

UOS全盘安装各分区作用解释

[

lsblk 命令 查看分区容量分配状态

执行 blkid 我们可以看到全盘安装后硬盘被划分成了7个分区。

注意到LABEL那列了吗,那里是各分区的标签名。

EFI (300MB):从上往下看第一个分区写着 EFI ,这表示这块硬盘是以UEFI作为引导模式。EFI里的文件就是系统的引导文件,没了这个分区系统就无法通过UEFI引导启动

Boot (1.5GB):这是启动分区,系统通过EFI进入引导程序便会通过这个分区里的Linux内核启动进入系统。

Roota(15GB):A根分区,这是UOS特有的a/b分区和安卓的更新机制类似,A根是系统主根分区。开机登录系统就是这里。

Rootb(15GB):B根分区,与A根分区不同这个分区只在更新的时候使用到,用于备份A根分区的数据。

_dde_data(剩余硬盘空间):数据盘分区,这个就是我们看到的数据盘分区。用户数据和安装的软件都在这个分区,是所有分区里空间最大的。

Backup(19GB):恢复分区,和B根分区功能类似。但它只在你通过grub启动菜单选择恢复系统的时候会使用,也就是一键还原。使用后整个系统将会恢复到安装系统时的状态。

SWAP(视内存大小而定):交换分区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虚拟内存。通常情况下建议设置为内存大小的2倍,比如1G内存分配2G虚拟内存,如果你的内存超过8G建议最大设置为16G,太多只会浪费硬盘空间。